陕西省作为西部经济强省,正以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为抓手,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。在县域层面,23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依托区域资源禀赋形成“一县一特色”格局:如西安长安区聚焦光子芯片研发,打造国家级光电子创新高地;宝鸡金台区以油气装备制造为核心,瞄准“一带一路”能源装备出口市场;汉中镇巴县深耕生态畜牧,推动黑猪肉等地理标志品牌建设,体现了“产业功能县、农产品主产县、生态功能县”分类发展的战略思路。未来产业方面,陕西聚焦光子、超导、人工智能、氢能等七大领域,依托秦创原创新平台,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,已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实现硅片出货量、金刚石线技术等三项“世界第一”,半导体产能占全球15%。同时,传统优势产业如能源化工、钛合金材料、航空航天持续升级,陕北煤油气综合利用、榆林金属镁深加工等千亿级集群正通过低碳化、智能化改造巩固全国领先地位,形成“传统产业筑基、新兴产业突围、未来产业蓄势”的立体发展格局。
一、陕西省23个县域产业集群名单
1、西安市长安区光子芯片产业集群
2、西安市未央区稀有金属材料产业集群
3、宝鸡市金台区油气钻采装备产业集群
4、宝鸡市渭滨区压力传感器产业集群
5、咸阳市泰都区中低压输变电产业集群
6、咸阳市兴平市航空航海装备产业集群
7、西安市雁塔区功率半导体产业集群
8、西安市高陵区重卡产业集群
9、西安市阎良区航空航天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集群
10、宝鸡市扶风县农副食品加工产业集群
11、铜川市耀州区光电子产业集群
12、渭南市临渭区高新智能印刷包装装备产业集群
13、渭南市蒲城县食品产业集群
14、渭南市潼关县稀贵金属高效提取和回收利用产业集群
15、延安市吴起县油气产业集群
16、榆林市府谷县金属银产业集群
17、榆林市靖边县煤油气综合利用产业集群
18、汉中市南郑区惯导系统零部件产业集群
19、汉中市城固县绿色食药产业集群
20、汉中市镇巴县后肉产业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
21、汉中市宁强县天麻产业集群
22、安康市汉阴县新材料产业集群
23、安康市汉滨区纺织服装(毛绒文创)产业集群
二、23个县域产业集群特色及定位
以下是陕西省23个县域产业集群的特色及定位解析,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分类说明:
西安市
1. 长安区光子芯片产业集群
- 特色:聚焦光子集成技术研发,依托高校科研资源(如西电、西工大)。
- 定位:打造国家级光子芯片创新高地,支撑光通信、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。
2. 未央区稀有金属材料产业集群
- 特色:围绕钛合金、钼金属等高端材料精深加工。
- 定位:服务航空航天、军工装备的高性能材料供应基地。
3. 雁塔区功率半导体产业集群
- 特色:以IGBT、MOSFET等器件为核心,产学研协同创新。
- 定位:国内新能源汽车、光伏逆变器领域关键元器件生产中心。
4. 高陵区重卡产业集群
- 特色:陕汽集团为核心,覆盖整车制造与零部件配套。
- 定位:西部最大新能源重卡生产基地,推动“电动化+智能化”转型。
5. 阎良区航空航天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集群
- 特色:依托航空基地,研发轻量化复合材料。
- 定位:国产大飞机、卫星结构件核心材料国产化替代基地。
宝鸡市
6. 金台区油气钻采装备产业集群
- 特色:石油钻机、井下工具制造,传统优势产业升级。
- 定位:“一带一路”油气装备出口基地,拓展深海/页岩气装备市场。
7. 渭滨区压力传感器产业集群
- 特色:军工技术转化,高精度传感器研发。
- 定位:工业自动化、智慧城市领域传感器解决方案供应商。
8. 扶风县农副食品加工产业集群
- 特色:苹果、猕猴桃深加工,冷链物流配套。
- 定位:关中平原特色农产品加工示范区,对接“西品东输”战略。
咸阳市
9. 泰都区中低压输变电产业集群
- 特色:变压器、开关设备制造,服务农村电网改造。
- 定位:西北地区智能电网设备配套基地。
10. 兴平市航空航海装备产业集群
- 特色:舰船动力系统、航空零部件生产。
- 定位:军民融合示范集群,承接军工订单外溢。
铜川市
11. 耀州区光电子产业集群
- 特色:LED芯片、光学镜头制造,承接西安产业转移。
- 定位:关中北部光电子元器件区域性供应节点。
渭南市
12. 临渭区高新智能印刷包装装备产业集群
- 特色:智能印刷机械研发,服务食品、医药包装需求。
- 定位:黄河流域绿色包装装备创新中心。
13. 蒲城县食品产业集群
- 特色:面粉、肉制品加工,依托关中粮仓资源。
- 定位:陕西东部食品加工集散枢纽。
14. 潼关县稀贵金属高效提取和回收利用产业集群
- 特色:黄金、铂族金属循环利用技术突破。
- 定位:全国稀贵金属再生资源综合回收示范基地。
延安市
15. 吴起县油气产业集群
- 特色:页岩气勘探开发、油田伴生气综合利用。
- 定位:陕北能源低碳化转型试点,延伸精细化工链条。
榆林市
16. 府谷县金属镁产业集群
- 特色:全球最大原镁生产基地,镁合金深加工升级。
- 定位:“中国镁谷”,推动航空航天轻量化材料应用。
17. 靖边县煤油气综合利用产业集群
- 特色:煤制烯烃、煤油共炼技术示范。
- 定位:国家级能源化工低碳循环经济试验区。
汉中市
18. 南郑区惯导系统零部件产业集群
- 特色:高精度陀螺仪、加速度计生产,军工技术转化。
- 定位:无人机、自动驾驶领域核心传感器配套基地。
19. 城固县绿色食药产业集群
- 特色:杜仲、天麻等秦巴药材提取物开发。
- 定位:陕南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增长极。
20. 镇巴县后肉产业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
- 特色:黑猪肉、腊肉传统工艺标准化生产。
- 定位:秦巴山区生态畜牧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孵化区。
21. 宁强县天麻产业集群
- 特色:天麻规模化种植与精深加工。
- 定位:全国天麻产业集散中心,拓展药用/保健双市场。
安康市
22. 汉阴县新材料产业集群
- 特色:石墨烯、气凝胶等新型材料中试转化。
- 定位:秦巴山区新材料应用创新试验田。
23. 汉滨区纺织服装(毛绒文创)产业集群
- 特色:毛绒玩具设计制造,承接东部产业转移。
- 定位:“一带一路”文创产品出口基地,推动“玩具+文旅”融合。
总结:区域协同与差异化布局
- 关中地区:聚焦高端制造(半导体、新材料)、军民融合;
- 陕北地区:强化能源化工低碳化、金属材料升级;
- 陕南地区: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绿色食药、特色农业;
- 政策建议:推动跨县域产业链协作(如西安光子芯片-铜川光电子联动),避免同质化竞争。
四、陕西优势产业:
陕西作为我国西部的重要省份,在多个产业领域展现出强大的优势和特色。
航空航天产业方面,陕西聚集了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,在飞行器设计、制造及航天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。
电子信息产业则以半导体、光电子等为核心,西安的光子芯片产业集群等正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。
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,数控机床等产品技术含量高、市场竞争力强。
能源化工产业依托丰富的煤炭等资源,形成了大规模的产业集群,化工产品种类丰富。
新材料产业在稀有金属材料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,为高端制造业等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生物医药产业则以中药等为特色,产业规模不断扩大、创新能力逐步提升。
航空航天、电子信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能源化工、新材料和生物医药这些优势产业共同构成了陕西强劲的经济脉搏,为陕西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,使其在国家产业发展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。
五、陕西未来产业发展重点:
陕西省正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重点发展氢能产业、光子产业、低空经济、机器人、人工智能、量子信息、生命科学、新能源产业、新材料产业、数字经济等未来产业。通过高水平培育产业创新集群,构建产业链群“百亿提升、千亿跨越、万亿壮大”的梯次发展格局,形成新质生产力,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。
1.氢能产业
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 业体系,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,其中氢能是新增长点之一。
2.光子产业
省光子产业基础雄厚,光学科研基础链条完备,已攻克一批“卡脖子”关键核心技术,并转化了一批科研成果。目前全省聚集了300余家光子领域企业,形成了以光子材料与芯片、先进激光与光子制造、光子传感为重点的发展格局。
3.低空经济
低空经济作为新增长点,省着力打造相关产业集群。
4.机器人产业
新增长点之一,推动智能制造和自动化发展。
5.人工智能
超前布局人工智能产业,推动“人工智能+”深度融合各行各业,创造新的发展生态。
6.量子信息
未来产业的重点之一,推动量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。
7.生命科学
超前布局生命科学产业,加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化。
8.新能源产业
新能源产业,包括太阳能光伏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,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9.新材料产业
新材科产业,如第三代半导体、钛及钛合金、 硅基太阳能光伏、铝镁轻质材料等,省重点发展的千亿级产业创新集群。
10.数字经济
省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,促进数字经济和赛体经济深唐群余应链协作信息平台